有眼识泰山 飞越太平洋 ----记美国学者资助刘钟毅赴美留学的轶事-----

  •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files' in /home2/xyoaanet/public_html/modules/upload/upload.module on line 281.
  • warning: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2/xyoaanet/public_html/includes/unicode.inc on line 349.
  • warning: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in /home2/xyoaanet/public_html/includes/unicode.inc on line 349.

 

一九八零年四月二十五日,从上海飞向洛杉矶的途中,一架巨型波音客机中,座无虚席。三百多个各种各样的中外旅客中,有一个五十开外的,来自湖南的中国旅客,穿着一身不很合身而全新的西服,不断地朝向窗外,穿过朵朵白云,回头向中国的方向凝视着。同时,他也看到了飞机腹下万丈的太平洋巨浪。可是,他心中的波涛,更加翻腾不已,可谓诗潮澎湃,百感交集。这里是从心底深处涌起的一首。

白云朵朵窗外飘,别绪阵阵心头罩;
大海茫茫飞何处,回头但见浪滔滔。
 
他就是在一九四五年十五岁时,进入雅礼高中三十三班,一九四八年毕业的刘钟毅。沧海桑田,人生苦短。他今天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距那趟飞行,足足二十六年。记忆力对这么高龄的人来说,多少有所弱化。可是,他对当时的情和景,却刻骨铭心,一点一滴,历历如在目前。

他何以在五十开外的迟暮之年,赤手空拳,离乡背井,飞向一个充满未知数的世界?

在这次飞行之前,也是二十六年,作为受过专门培养的神经精神科医生,他有一半的时间,先后十三年,却没有机会发挥所学,而是被送到乡下,东差西使,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或者下地种田,或者打杂看病。更重要的是,他时常要低下头来,接受不实之词的批判,夹着尾巴做人。一九七八年,出国的机会露出苗头时,他只能不顾个人的困难,努力抓住它。

由于国家实行储备人才国内外并举的新政策,一九七九年,在三位先后来访的美国精神医学教授的赞助下,他决定迎接人生最大的挑战,飞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二十六年来,他终于在美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发挥其专业,成为美国精神神经病学的有证专家(Diplomate)

他真诚地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要归功于在少年时代,在雅礼中学所受到的德智体全能的、尤其优越而独特的英文教育。
 


 

一九七八年,他从湘西农村下放十年后,调回原单位,回归原专业,在湖南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组工作。这时国门开放,大批英美精神医学专业人士不断地来访。他竟然是湖南当时少有的一个能和他们用英语准确讨论该专业学术问题的人,因而多次受领导的指示,参加接待工作,协助学术交流的口译。在这一过程中,他得到了三位美国精神医学教授的赞助,为前往美国深造开辟了道路。

第一位是来自尔湾加州大学的Noble 教授。钟毅在一九七九年四月份在他主讲的学术报告会上,为N 教授作酒精中毒患者血液蛋白质研究的报告作翻译。会后,钟毅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参观他的实验室。这本来只是一个表示仰慕的客气话。不料,N 教授立即表示欢迎他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参观,为期一年。不过,他说明,这是一个没有津贴的头衔,经费自理。钟毅同意不妨一试。一个月后,他果真收到了教授回国后从尔湾寄来的邀请文件,前往该校加州长堤市的教学医院精神科进修可是,由於经费没有着落,他只能望洋兴叹,无法成行。

事有凑巧,就在这时,他接待了又一个美国精神医学专业访华团。在交谈中,他得知其中一位姓Teitel的教授来自加州的长堤市。那里正是他想要往访的地方,因而不经意地对教授说道,『啊,我可能要来长堤市访问呢。』教授问他何时来。他说『还不知道。』教授感到奇怪,怎么会不知道呢?他照实说出了尔湾加大发来邀请函,因为缺乏经费,食宿无着而不能成行的困境。想不到这位访客爽快地表示,他的孩子都已长大,离家自立。家中只有他和太太。房子空着。而且他的家凑巧就在那家医院附近,赴院上班只需步行十来分钟,欢迎钟毅前往作客,不必为食宿操心。他也是说话算数,一回到美国,就为钟毅办好了供应食宿一年的证明,由大学当局很快寄来了补办的手续。他对这位萍水相逢的美国同行,如此慷慨,信任,感动得无法用语言表达。

     
从这里开始,他开始办理一系列出国手续。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本单位的支持,很顺利地在一九八零年四月七日取得了出国护照。四月八日前往北京,第二天来到美国大使馆办签证。这时,他的心中,也和很多关心他的人一样,对于能否办成怀有很大的疑问,因为,仅仅有邀请信和供应食宿的证明,没有经济担保,办签证还是很困难的。短程交通,起码的零用,和万一生病时,开支怎样解决呢?美国大使馆不想让依靠救济的人入境。

果然,大使馆接待入境申请的经办人,看了他的资料后,颇为犹豫,因而转身到内里向她的上司请示。一会儿,一个年近五十的白人绅士来到他的面前。这位上司从办事员手中众多的资料中,拿出一封信看了一会儿,然后用英文问他道:『你是怎样认识希教授的?』他是指给钟毅亲笔邀请信的Robert Heath 教授(见上图)。钟毅用三十年前由雅礼的美国老师教授的准确而纯正的美式英语,流畅地简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位负责人听到最后,面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大笔一挥,在他的签证申请表上,写下了简单的两个闪亮的字母O K,并伸出手来,和他握了一下,说道,『Welcome to America (欢迎到美国来)。』

显然,在钟毅来到美国大门的门槛上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过得去。连大使馆的经办人也拿不定主意。是希教授给他的邀请信,临门一脚,为他打开了美国的大门。
希教授是谁?真的,钟毅是怎样认识他的呢?

 

 
希教授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初,率领美国精神医学代表团,来到长沙访问。他们在省精神病院为全省地专级以上精神病院的主治医生和医学院的有关专业人员,共三百多人,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学术报告会。

和平常一样,领导指定钟毅主持大会并担任翻译。他当时没有注意到演讲人的姓名,只是埋头翻译和讲解。在希教授『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最新进展』的主旨报告中,钟毅听到了很多原先熟悉的希氏理论和观点,却从来不见演讲人提希氏的原著和出处。这在严肃的学术演讲中,是颇不寻常的。在翻译的中途,他忽然想到,演讲人不提希思的参考资料,难道其本人就是希思吗?这时,他回想起,在五十年代读过希思的一本以动物实验研究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专著。这样算起来,教授至少也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这位演讲人白发斑斑,看来正好这个年纪。他赶忙把视线投向手边的学术报告提要单。在演讲人的名录中,天哪,正是Robert Heath ¾ 希思的鼎鼎大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惭愧,惭愧。钟毅由於这位仰慕已久的美国医学泰斗,突然出现在身边而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希教授的发言,用中文向会众宣布,他刚刚发现这位演讲的学者就是大家历来景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中『狂乱素Taraxein』的发现者希思教授。『让我们来鼓掌,对他表示欢迎。』于是,全场突然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希教授正在作学术演讲,没有料到,听众忽然作出这种莫明其妙的反应。他满脸恍惑,向担任翻译的钟毅投去了质询的目光,怎么一回事呀?这时钟毅才发现,他考虑欠周,没有向不懂中文的演讲人事先说明自己要对听众讲甚么。这不能怪教授。他只好向教授道歉,把刚才为甚么离开他讲演的内容,几乎错识泰山的故事用英文重述了一遍。希教授明白过来以后,满脸笑容,连声说『谢谢。』于是观众中又响起了如雷的掌声。掌声沉寂下来以后,希教授继续他的演讲,直到结束。

第二天,钟毅从湖南医学院第二教学医院的图书馆,借出了他二十五年前读过的希思那本书,请他签名留念。这本书至今仍然保存在图书馆的旧书架上。

可以相信,希思绝没有想到,会在这次的访华之行的长沙『小镇』,遇到知音似的人物。他的兴奋是可想而知的。难怪就在第二天的告别会上,希教授当众邀请钟毅在任何方便的时候,访问他位於新奥尔良市的土伦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实验中心。一个月后,他收到了希教授私人的邀请函。信中特别说明,客人在入境美国以后的开支,由他负担。
 

2. 1985 UCLA结束四年精神医学住院医生培训(1981-85) 摄于该医院大楼前。

钟毅在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四日年果真应其所邀,来到新奥尔良。在那里停留的几天里,他不止一次地听到希教授手下的人告诉他,从中国回来以后,他们的主任多次对人提起那次在中国演讲被突然响起的掌声打断的趣事。他也得悉,希思曾经在一九四五年初受美国政府派遣,专程前往莫斯科,为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苏军高级将领会诊。希教授的学术和政治地位都是很高的。
 
 
希思在七十年代所创拟的精神分裂症狂乱素学说,是积十多年的观察和实验而后形成。提出之初,轰动国际,成为全球精神医学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即令在非医学界,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它大概相当于中国五十年代非数学界的人,对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的仰慕。难怪美国大使馆的那位负责人,不仅自己知道希思其人,也想知道,钟毅这个中国学者何以会得到他的邀请函。
 
随着时间向前,科学界积累了更多的资料。希思当年所创拟的狂乱素学说,已被介质学说代替,成为今天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这一革命性的进展,被誉为可以和医学史中抗菌素的问世相比美。但是,钟毅表示,希思的狂乱素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精神分裂症中的所谓功能性病因;这就为自那以后发展起来的介质学说,开辟了道路。这就是希思对医学真正贡献的所在。

我认识钟毅、委以终身,鹣鲽与共,越四十春,可谓相知极深。他历来抓紧时间,学习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在乡下的十多年也不例外。除接受再教育外,他总是不忘当年雅礼校歌中的那一句震奋学子学习意志的呼唤和誓言。『经天纬地才能,由学问成就,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宇宙。』人在乡下,心怀世界,不废弃阅读中外最新的杂志与书籍,与当代的医学发展俱进。因此,一调回城市,就能够与国际友人讨论医学的最新动态。而这一切如果不全面掌握英文,也是不可能的。他深切地体会到,是雅礼六十年前的教育,给他打下了极为优越的英文基础,他今天才得以掌握驰骋国际、担当宇宙的工具。我想这就是钟毅念念不忘雅礼给予他大恩的原因。()

肖劲ª, 2006110

 

ª 肖劲医师是刘钟毅的老伴。